2009年1月末,应残疾女诗人方华清之邀约,为其几首诗词作评。我不是诗词高手,但读了她的作品,感其对于诗词的痴情,勉而作之。与2009年2月3日交付。(以下除蓝色文字部分外,均系方华清原作品文字)
院子里,菊花开了,几朵素色簇拥,清新淡雅,那是父亲生前栽种的。菊开依然,人已不在!菊儿啊菊儿!你可会如我一般的思念,那曾经细心呵护我们生长的人么?!
八拍蛮怀念先父
素瓣一丛轻向天,隔窗秋水对无言①。不见阿伯菊下步②,花开花落在人间。
注释:
①秋水:比喻“清澈的眼波”,指女子。
②阿伯:对父亲的一种口语称呼。清人梁章钜《称谓录•一•方言•称父》:“吴俗称父为阿伯”。
【高阳赏评】菊花,本就素净庄严,选择菊花来作为怀念故去老父亲的镜像,确很恰当。作者之前的一段文字,已经将词作的含义诠释得很完全,自不必赘述,唯结尾一句“花开花落在人间”,看上去俗之又俗,词作者在此表达心中所念,意即老父亲将永远活在自己心中,表面上看起来是大俗句,实则大雅!
不足之处是,文中个别字出律,乃美中之瑕。
柳梢青(怀念祖母)
祖母于十月中旬辞世,家乡风俗,逝后五天为一期,烧过七期整个丧事才告完成。今天是祖母六期,六期是做女儿的焚香祭拜之日,父母与妹妹陪同特地从余杭回来的小姑一起为祖母上香拜祭。细雨霏霏,清寒阵阵,想慈颜从此作了无期,阴阳两重,再见无日!戚戚哀思中,赋此词已寄之。
松墓新添,烟香渐暗,山隐残岚。几挂轻幡,一抔黄土,隔却人间。蒙蒙细雨无言,低眸处、空增泪涟。慢拣幽思,轻拾念想,堪寄黄泉。
【高阳赏评】此词作的创作背景已在题前文字中有明确交代,词意亦甚浅明。起句“松墓新添”开门见山,渲染了一种清寒的气氛,奠定了全词的基调。上阕用白描的手法描写目中所及的几个景物,精选“松”、“墓”、“烟”、“山”、“岚”、“轻幡”、“黄土”来营造气氛,最后以“隔却人间”的无奈感叹来结束上阕,真实的表达了词人当时的心情感受。
下阕抒写自己对祖母的哀思,“轻拾念想,堪寄黄泉”动人心魄!
这首词没有华丽的辞藻,仅以朴实的词句,借助于超越阴阳时空的艺术想象,完成一个完整而独特的意境。
题梅自勉/七古《中华新韵》
冰心一片凌寒开,为人当学古梅怀。
何须待得三春至,且自清幽向天台。
【高阳赏评】梅兰竹菊,是中国古代文化中所谓的“四君子”,而梅又高居于四君子之首,是这一芬芳而又象征高风亮节的队伍的领衔者,历代诗人咏梅自勉甚多,数量不仅高于其他,同时也是百花的魁首。南朝陆凯的诗《赠范蔚宗》:“折花逢驿史,寄与陇头人。江南无所有,聊赠一枝春”,就是中国诗歌史上第一个咏梅的。
本诗如题所言,同样以咏梅自勉,盛赞梅花“冰心一片凌寒开”,即是诗人自身冰霜襟抱的寄托,个人品德操守的写照,也是作者独标高格不随波逐流的志向。诗人将意象的审美和对人生哲学的思考结合起来,尤其是出自一为残疾人士,这意义远远超越了世俗的意蕴内涵和一般的艺术境界。